跨国公司中国验厂:拷问企业的社会责任

来源:www.super-net.cn 作者:温州验厂网 发布时间:2006-11-28

验厂,特指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对在我国的合约工厂进行定期的检查。对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避而不谈的话题,抱怨和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有勇敢的去接受挑战。

验厂:拷问企业的社会责任

是否提供充足数量的卫生间 是( )否( )有待改进( )
厕所每天打扫 是( )否( )有待改进( )
厕所设备保护个人的隐私 是( )否( )有待改进( )
厕所有供水和基本的卫生用品(西式卫生纸) 是( )否( )有待改进( )
非西式厕所要提供干净的流动的水 是( )否( )有待改进( )
上厕所不受限制 是( )否( )有待改进( )
员工能在靠近厕所的地方找到干净的水清洗 是( )否( )有待改进( )

肯定有人会问,这到底是什么条例能把一个难登大雅之堂的如厕问题说得这么详细?其实这只是CSCC(Cal Safety Compliance Corporation,简称CSCC)认证的国际健康安全评估表(International Health & Safety Evaluation)中很细小的一个部分,其各种具体的检查标准有洋洋洒洒数页纸之多。提起这些认证和标准,就不能不说到“验厂”,因为它们都是验厂的具体内容。

让企业吃不消的“验厂”

2004年,我国的贸易出口额5933.6亿美元,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其中55%是出口加工贸易。这让我们看到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如服装、鞋帽、玩具和电子元件等等。

在如此巨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的后面,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词—“验厂”。这是一个让外贸行业的人提起就颇有感慨的词语,特指许多大的跨国公司对在我国的合约工厂进行定期的检查。由于贸易愈发频繁,这些跨国公司往往都在中国设立专门部门或者委托一些专业机构验厂,且检查过程全面而系统。验厂触及到了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出口加工产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首次验厂,检查人员通常会先看一些文本资料类的东西,比如企业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出口许可证,还有质量和环境等的认证证书,然后会对工厂生产流程、管理、环境各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监督。其中,外商验厂的重点放在检查其遵守劳动法规和安全法规的情况上面。他们会找很多员工谈话,问一些非常细致的问题,他们也会偷偷溜到卫生间、食堂和员工宿舍,数数卫生间里厕所位置的多少,或许还会用尺子量量宿舍的面积大小,一边看一边不停的记录。仅首次验厂就让企业主和相关人员很是头疼,而最要命的是买家派人来飞行验厂(即临时随机的进行抽查),经常搞得工厂措手不及。许多企业就因为在这一点上不能达标而痛失国际订单。

既然是跨国公司进行验厂,程序和内容肯定是有章可循的。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标准和守则,这些就是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

COC和各种社会责任认证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为自己努力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兼顾一系列的其他责任,包括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内外的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等。这些社会责任就要求企业对生产过程要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目前,虽然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但仅就验厂来说,检查人员检查的重点还是放在员工的工作条件、环境和待遇等基本社会责任问题上面。

作为一个出口型生产企业,至少应该有自己的COC。COC即Code of Conduct的首字母缩写,一般被称为“工作守则”或者“社会责任守则”。是公司内部制定的或自愿采用其他专业组织已经制定的政策或标准,它承诺公司对所有商业伙伴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分包商的劳工问题负有责任,要求所有商业伙伴遵守基本的劳工标准和当地劳动法规,为工人提供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守则涉及童工、强迫劳工、职业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惩戒措施、歧视、工作时间和工资报酬等,也有一些公司加入环境保护、慈善活动和社区关系等内容。

显然,这只是企业内部制定的守则,有时缺乏通用性。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完全遵照某个COC而通过一家公司的验厂,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顺利通过其他公司的检查,因为各大进出口公司、跨国公司或者各个国家对于社会责任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这就给生产厂商带来很大的难度,会让他们总是疲于应对各种不同的验厂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劳工组织、人权组织等非政府组织联合各大跨国公司,一起制定了不少社会责任守则和认证标准,其中较有影响的有SA8000、FLA、ETI、ICTI、WRAP、OHSAS1800等一系列标准。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扑面而来

对劳工工作环境和生产安全重点关注的“验厂”其实就是目前西方国家乃至全球都在兴起和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一个具体表现。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的产生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当时大部分的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但“伦敦烟雾事件”等一系列损害劳动者和大众健康的事情引发了社会学者的关注和劳动者对企业不负责任态度的不满。这时候企业主就不得不承认这方面问题的重要性,因为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较之残酷压榨劳工所获得的蝇头小利,企业经济目标就更具有长远性。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第三世界国家廉价的劳动力等优势对各大跨国公司产生了莫大的诱惑力。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他们便纷纷把加工工厂搬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但跨国公司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就远没有在本国那么本分和守纪律,他们一味压低成本,不去关心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状态。曾有媒体披露耐克公司在东南亚国家的加工工厂雇佣童工、强迫工人加班以及不让员工喝水,这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和劳动者保护组织异常气愤,各种抵制和游行运动此起彼伏,高喊“JUST STOP IT”(改自耐克广告词“JUST DO IT”)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让劣迹斑斑的跨国公司汗颜,终于认识到如此这般下去就再也抬不起头来,这才积极配合各种劳工组织和工会,决意将“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到底。

褒贬不一的SA8000

于是,各种标准和守则应运而生。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而SA8000却可以应用到很多行业,也被许多国家所认可,所以影响面最为广泛。

SA8000诞生于1997年,由社会责任国际联合其他组织和公司共同制定,2001年12月又有了修订版本。它包括了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歧视、惩罚性措施、工作时间、工作报酬及管理体系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自从“SA8000”这个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以来,就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报道都强调自去年五月份以后欧美一些国家都会强制推广这一新兴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不能通过认证,就得不到订单。更有人举例,象沃尔玛、家乐福、雅芳这样大的跨国采购公司都要求其供应商通过SA8000认证。如果真是这样,国内的好多企业都会面临很大麻烦。深圳某包袋外贸加工企业就为沃尔玛生产各种款式的皮包和草料包,记者电话采访了销售部的杜经理,询问她的工厂是否通过了SA8000的认证,杜小姐表示并没有去申请通过这一认证,目前也没有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而失去订单。大客户沃尔玛是按照自己的验厂标准要求她所在的工厂,但她同时也表示,两种标准只有在个别细节上有所不同,本质上是相同的。而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明确表示,目前SA8000还没有被国际标准化组织所认可,所以没有很强的权威性。

就这个问题,记者又采访了山东莱芜的银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04年的12月份通过了SA8000的认证。公司体系办任主任向记者介绍,申请这一认证是由于国际需要,最初由与银河纺织集团有着合作关系的某进出口公司建议,银河纺织集团才于04年4月份提出申请,但并非是某个跨国公司的强制要求。通过认证之后,公司被要求验厂的次数明显减少,而且公司的产品有了更多销往国外的机会,台湾的一家企业也是看到该公司通过了相关的认证才主动与其进行合作的。所以,对于银河纺织集团来说,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确实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企业还是很有益处的。

再来看一些数据:2002年,中国仅有34家企业通过了这一认证,而据SA8000官方网站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于2005年3月31日,中国也仅有94家企业通过认证,占全球655家企业的14.4%,位于意大利之后。而这94家企业一共有79075名工人,运用简单的除法,可以看出通过认证的中国企业应该都是员工较多、规模较大的生产型企业。

就世界范围来说,通过此项验证的目前只有655家公司,涉及44个国家的50个产业,共有雇员430136人。虽然有一定的影响面,但比起赫赫有名的ISO9000的几万家通过认证的企业来说,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劳动者的福音?

不管是实行企业自己的社会责任守则还是各种认证标准,就验厂本身来说都体现了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生存状态的关注,随便哪一种标准,如果真正遵守,都足够让工人师傅们欢欣鼓舞了。同时,国家的《劳动法》、《消防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在这方面也有详细的规定,部分细节要求得会比SA8000这样的标准更加严格。

既然有这么多的规定来保障劳工权利,那么目前我国劳动工人的状况怎样?不能不承认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关注的深入和一些媒体的曝光,我国劳工的工作条件和薪资水平较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好转,大部分企业主都认识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可雇佣童工、限制人身自由、超负荷加班、不支付加班费、工作环境恶劣等情况也仍旧比较突出。

去年年底有关媒体报道,广东一家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盟的制衣厂,由于经常性的加班加点,致使一名工人在连续加班4天4夜后猝死;而东莞市的一家包袋厂的工人一个月要加班160小时, 严重超过劳动法规定的36个小时,而且每小时的加班费也只有少得可怜的几毛钱。

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劳工来说,对比那些非外贸型生产企业,他们的状况应该好很多,因为还有各种跨国公司或者贸易采购公司对企业进行验厂。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很多信誉好、成规模的企业自始至终都在贯彻社会责任守则,坚持对采购商和自己的工人负责。另外,通过一些国际认可的认证也可以真正提高工人的待遇。例如上面说到的银河纺织集团,据了解,在通过SA8000以后,他们的纺织女工的工资都提高了50元以上,而且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但在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在国内几万家产品可以出口的企业里,还是有部分存在应付验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现实。不过随着行业整体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责任要求的愈发严格和完善,相信我们的企业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完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艰难的观念转变之路。

企业主的噩梦?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企业的认证费用并不算低,一个4000多人的生产型企业的认证费差不多要十几万元,这还不算通过认证之后的每半年的复查费用。

所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对SA8000认证表示怀疑,认为这一认证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许多认证代理机构收费高昂,这对于一个年销售额并不太高的小型企业来说确实很难消化,增加的成本只能从其他方面找齐,要不就得降低利润点,而价格上面对着分角必争的外商是绝对不能提高的,否则就是自寻短见。

即使象上面说到的那家生产包袋企业一样没有去申请类似的认证,但只要是想让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就必须通过验厂。工人们劳动时间的减少和各种工作条件的优化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再加上外商来来回回的验厂也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此外,经常性的验厂,让采购商对生产成本摸得一清二楚,根本没有还价的能力,这个中滋味大概只有企业主自己能够体会。

对发展中国家社会责任方面的要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劳工贸易壁垒,有些人将它归入技术壁垒的范畴,也有人参照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壁垒”而称其为“蓝色壁垒”。在发达国家,因为把许多加工产业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本国工人的就业问题受到了严重威胁。同时,很多印有“MADE IN CHINA"和“MADE IN INDIA"的商品充斥着大街小巷,由于价格非常低廉,使得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政府也不得不制定更多的标准和要求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进口。

劳工贸易壁垒固然限制了我国外贸产品的出口,但换一个角度,虽然这些标准和守则加大了企业的成本,但是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的尊重以及重视员工能力的发展,都可以为企业带来一笔无形的财富,使企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银河集团的任主任就介绍纺织行业员工的流动性本来是很大的,但他们公司的职工却有很强的稳定性,人才很少流失,这就得益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所以从长远来看,员工与企业管理人员和谐相处,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大大提高,“以人为本”就会成为企业的文化。这样的企业会更加具有竞争力,品牌也更加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从而塑造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勇敢接受挑战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认为SA8000的标准目前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现在的国情。规范国内企业的社会责任守则,建立适用于我国自己的社会责任标准也是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备的事情。所以不管类似SA8000这样的标准现在是否被国际标准组织所认可,不可否认的是,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对于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会再是避而不谈的话题,抱怨和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唯有勇敢的去接受挑战。

在记者发稿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从7月1日起大幅度上调,调整后深圳特区内、外最低工资分别为690元/月和580元/月,比现行标准分别提高了80元和100元。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居全国第一。这对于那些辛辛苦苦工作的工人们来说确实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温州验厂网|关于我们|客户验厂|认证咨询|质量体系|验厂知识|行业动态|联系我们|